走访新疆自动化的多晶硅工厂与棉田 戳破西方“强迫劳动”谎言 

幸福快乐每一天

首页 > 新闻信息

新闻信息

走访新疆自动化的多晶硅工厂与棉田 戳破西方“强迫劳动”谎言

余丑2021-04-30
走访新疆自动化的多晶硅工厂与棉田,戳破西方“强迫劳动”谎言[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赴新疆特派记者赵觉珵张丹李洁祎]中国新疆是全球最重要的多晶硅生产基地,包括新疆大全、保利协鑫、东方希望和新特能源在内的四家主要企业2020年生产多晶硅约

  原标题:走访新疆自动化的多晶硅工厂与棉田,戳破西方“强迫劳动”谎言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赴新疆特派记者 赵觉珵 张丹 李洁祎]中国新疆是全球最重要的多晶硅生产基地,包括新疆大全、保利协鑫、东方希望和新特能源在内的四家主要企业2020年生产多晶硅约24.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5%,全球的36%。作为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原材料,新疆生产的多晶硅已成为全球绿色能源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在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的眼中,与棉花和番茄一样,多晶硅也是“围剿”新疆优势产业过程中需要重点“狙击”的对象。在从未走进任何一家新疆多晶硅工厂的情况下,他们给新疆光伏产业扣上了“强迫劳动”的帽子,并且危言耸听地宣称:“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购买太阳能电池板的房主面临着道德上的不确定性——在拥抱所谓绿色能源的同时,无法知道自己是否变相支持了肮脏的‘强迫劳动’。”

  但《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实地探访新疆大全新能源公司位于石河子的多晶硅生产基地,发现这里不但没有任何“强迫”的痕迹,反而是一座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高度自动化与数字化的现代工厂。“来自西方的攻击意在打压中国发展迅速的光伏产业,‘强迫劳动’不过是基于这一目的编造出的借口与谎言。”新疆大全副总经理王西玉对《环球时报》记者评论称。

  “多晶硅生产不是劳动密集,是技术和资本密集”

  距离新疆大全在石河子的工厂还有一段距离,就可以看到数十米高的精馏塔以及大量管道,它们负责制备与运输三氯氢硅等化学物质。多晶硅生产的核心就是把纯度99%左右的工业硅粉通过化工提纯的方式将纯度提升到“6个9”至“9个9”(小数点前后9的个数,例如6个9就是99.9999%)的过程。2020年,新疆大全的硅料产量是超过7.7万吨,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

  作为一家化工工厂,新疆大全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与数字化,5G技术已经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我们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工厂中的大多数操作都是由电脑完成,人起到的只是监控和辅助作用”,王西玉说,还大量依靠人力生产的场景可能存在于三四十年前,但现在国内多晶硅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

  整个新疆大全的“中枢神经”是中央控制室,这里有一整面墙几乎装满大屏幕,上面实时显示着各种数字、图表、曲线,一旦任何一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系统都会发出报警。中控室主操作员牛文娟向《环球时报》记者展示了她的工作——某种意义上很简单——通过鼠标和键盘远程操控阀门等装置。

牛文娟正在通过电脑监控工厂生产情况。

  正因为大部分操作都可以通过电脑完成,《环球时报》记者在各个生产环节并没有见到大量员工。在产出多晶硅的关键环节还原车间,负责人莫可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的常规工作是每小时对车间内的还原炉进行一次巡检,“投料、收料时可能会多需要几个人,但这属于间歇性工作。”

  新疆大全提供的资料显示,其工厂约有140多座还原炉,硅芯在其中经过约90-95个小时的高温加热与化学反应,将“生长”成硅棒,粉碎并包装后就成为可以交付的硅料产品。莫可璋介绍称,一座还原炉一次可以生产约10吨多晶硅,整个过程是电脑按预设流程进行的,并且非常安全。

  王西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粉碎与包装曾是工厂中最费人力的环节,但随着自动化设备的引入,该步骤所需的人力与公司2011年成立初期相比下降80%。《环球时报》记者在包装车间看到,来自博世公司的机器人手臂可以实现自动装袋、装箱,并将装满产品的箱子自动运送到仓库的指定货架上,而这全程只需要一两个员工监控。“只要到工厂看过就知道,我们只需要很少的工人。所谓‘强迫劳动’完全是无稽之谈”,新疆大全总经理秘书杨呈杰指着背后的机器设备打趣称,“如果非要说我们强迫了谁,可能是强迫了这些机器。”

  “不知道他们怎么造出的‘强迫劳动’,但我们没有遇到‘强迫’”

  自2011年落户石河子以来,新疆大全的多晶硅产能从5000吨提升至近8万吨。王西玉透露,公司正在规划被称为“4B”的新项目,完工后整个工厂产能将达10万吨以上,在全球范围内位居前列。

  之所以选择新疆,当地储量丰富的能源是新疆大全与其他业内公司的主要考虑。资深光伏产业从业者代延岭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电费约占总成本的20%~30%,因此硅料生产企业往往选择电费较低地区,如新疆、云南、内蒙等,这些地方有大量火电、水电及光伏能源。

还原车间的工作人员正在作业。

  当下全球对于绿色能源的关注以及中国承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都推动了光伏产品的需求增长,这也要求行业内部不断更新技术实现节能减排。王西玉介绍称,新疆大全已经用冷氢化技术替代了最初的热氢化技术,生产一公斤多晶硅的能耗也从160度电降低为62度电左右,大幅降低了电力消耗。此外,生产一公斤多晶硅排放的固体废料也从2017年的0.7公斤减少到0.33公斤。“全行业都在努力寻求技术突破,并期待早日达成用光伏发电生产多晶硅、多晶硅又能助力更多光伏发电的循环。”王西玉说。

  以新疆大全、保利协鑫、东方希望和新特能源为代表的多晶硅产业在新疆的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新疆大全目前有超过1900名员工,并且计划继续进行招聘。此前,该公司在乌鲁木齐、塔里木以及临近的甘肃天水等地进行校园招聘,主要面对工科、化工专业的毕业生。

  在对新疆大全员工的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员工都对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表示满意。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徐小园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公司提供工装、带薪年假、探亲假、年终奖等福利待遇,并且在石河子修建了两栋宿舍楼,租金仅为每月100元。该公司员工钱崇宇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每月收入超过6500元,在石河子当地属于中高水平。统计数字显示,2019年新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月工资为5738元。

  “我们所有员工都是自愿在大全工作的,为了赚钱养家,或者买房买车”,徐小园说,员工也可以自由离职,但由于大全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在当地属于不错的水平,每年员工离职率不足3%。

  目前,新疆大全共有18名少数民族员工。该公司机修部门的负责人于峥海是回族,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我真不知道他们怎么造出‘强迫劳动’这样的词,我们在大全工作是为了赚钱生活,有时加班也是职责所在,和压迫、强迫什么的没有任何关系”。于峥海还补充称,公司也一直尊重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和习俗,虽然大多数时候他并没有感觉自己和其他员工有什么不同。

  在新疆大全的员工看来,“强迫劳动”是针对公司、针对新疆的谎言,背后则是美国长期以来对新疆光伏产业的打压。虽然光伏产业在美国、德国等国家率先发展起来,但中国企业在过去十年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崛起,打破了此前欧美企业形成的行业垄断,而这也引发美国的紧张与焦虑。

  早在2012年,美国商务部就曾作出裁决,决定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反倾销税。今年1月初,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SEIA)宣布组建所谓“反强迫劳动”联盟,2月份,SEIA在官网发布公告称,联署承诺的企业已经达到175家。与此同时,西方媒体与之相互配合,《纽约时报》援引咨询公司Horizonadvisory的报告称,中国新疆以多晶硅生产为主的光伏公司“涉嫌强迫劳动”。

  尽管由于几乎全部产品都销往国内,新疆大全的经营没有受到外部攻击的明显影响,但依然令其在美国上市的母公司股价从2月份的120多美元一度跌至60多美元。新疆大全副董事长张龙根对《环球时报》记者透露,相关污蔑很快在资本市场“见效”,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晶科能源以及最初由归国太阳能专家创办的阿特斯股价都不同程度遭到卖空,“对一些媒体毫无证据、不负责任、颠倒黑白的报道,我们表示强烈的谴责。”

  “机器采一公斤棉花成本两三毛,我为啥不用机器”

  在石河子,《环球时报》记者还实地探访了棉花播种情况,这种纺织品原料也频繁被外国媒体攻击为“强迫劳动”的产物,并试图在其报道中描绘出大量农民被迫在环境恶劣的棉田中不停劳作的场景。但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总场北泉镇双泉集一片正在播种的棉田中,最忙碌的不是农民,而是两台负责作业的拖拉机。

  “这台拖拉机上装有北斗导航系统,只有在出现问题或者需要掉头时,我才需要操作”,负责驾驶拖拉机的刘恒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他坐在驾驶位,但在拖拉机牵引着播种机来回作业的过程中,方向盘会自行转动调整,很少需要人为干预。

  由于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播种机现在已可以一次性完成铺膜、铺滴灌带、播种、覆土等多项作业,并且播行端直、耕作精准,一天可以播种150亩地。双泉集1连党支部书记贾学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过去操作拖拉机播种是“技术活”,如果驾驶员技术不过关,一片原本能播45行的地可能最终只播了40行,影响棉花的产量。“但现在不一样了,会开车就能播种。”

  贾学民说,新疆的棉花种植从播种、喷药到采收,已经几乎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仅有“打顶(为控制株高主动摘除顶心)”这一环节,机器打顶和化学打顶还没有完全替代人工。

拖拉机上搭载的北斗导航系统。

  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最符合西方一些人“强迫劳动”想象、可能用到大量人工的是采摘环节。英国广播公司(BBC)此前就曾援引反华学者所谓的“研究”称,“中国正迫使数十万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群在新疆地区广阔的棉田中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

  但新疆农业部门发布的2020年数据显示,新疆棉花机械采摘率已达69.83%,其中北疆更是高达95%。刘恒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一台采棉季一个采收季最少也能采6000-7000亩棉花,多的甚至能采1万亩。“我们这边1万多亩棉花根本‘喂不饱’机器,每年我都会去南疆采棉。”“采棉机采摘一公斤棉花的成本大概两三毛钱,换成人工采摘需要2元钱,我为啥不用机器”,贾学民说,人力成本的提升正在推动整个新疆棉花种植的机械化水平。

  《环球时报》记者在新疆看到的现实状况已经证明,所谓“强迫劳动”不过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的多位专家均表示,一些西方政客、媒体、机构无视新疆棉花、多晶硅等行业已经大面积实现自动化的事实,依据郑国恩之流的所谓“研究”,以“人权”“强迫劳动”等为借口,其根本目的是“围剿”新疆的优势产业,妄图破坏新疆繁荣稳定的基础。

  “无论是打击棉花产业还是光伏产业,其实都是在破坏整个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合作的现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垚日前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强迫劳动”更像是西方打压新疆任何产业的“万能钥匙”。

点击进入专题:西方借所谓涉疆问题抹黑中国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加入收藏
广告位